A股首例競爭性要約背后:浙江油商與內(nèi)蒙古煤企的“資本對壘”  第1張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 趙云帆 上海報道

  A股首個競爭性要約收購案例,背后卻蘊藏著難以捉摸的股權(quán)爭奪疑云。

  今年以來,油氣開采運營企業(yè)ST新潮(維權(quán))(600777.SH)迎來了兩個要約收購對手方。其中浙江金帝石油勘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帝石油”)于今年1月17日公布要約收購計劃,計劃按照3.10元/股的價格,收購ST新潮20%股權(quán)。

  緊隨其后,另一家上市公司伊泰B在4月18日也發(fā)出要約收購,但收購價格打到了3.40元/股,收購規(guī)模亦提高到了51%的ST新潮總股本。

  本周(4月17日到25日),這一競爭性要約收購事件,又有了戲劇化的進展。

  截至4月25日收盤,ST新潮本周累計上漲12.32%,收至3.19元/股。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一價位已經(jīng)漲破了競爭性要約收購的其中一方:金帝石油給出的要約收購價格3.10元/股。

  考慮到金帝石油方要約期為5月7日截止,一旦ST新潮股價在5月7日收盤前仍超過3.10元/股,金帝石油要約收購大概率將以失敗告終。

  而在這場競爭性要約收購計劃背后,投資者所擔憂的,可能還有雙方的“履約風險”。

  A股競爭性要約將見分曉

  從董事會爭奪,到競爭性要約,ST新潮的股權(quán)之爭,已綿延數(shù)年時間。

  當前,ST新潮仍然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tài)。截至去年三季報,公司最大股東寧波國金陽光股權(quán)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僅持有上市公司股權(quán)6.39%,第二大股東北京盛邦科華商貿(mào)有限公司持股5.51%,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僅36.41%。

  然而,此番競爭性要約收購計劃,不僅將徹底改變ST新潮無實際控制人的地位,其甚至有可能“矯枉過正”。

  根據(jù)兩項要約收購計劃,金帝石油和伊泰B將分別收購ST新潮20%和51%的股權(quán),合計收集的股權(quán)比例將達到71%。ST新潮的公眾持股將至少縮減至29%。

  這也意味著,若ST新潮當前的第一、第二大股東任意一方不被定義為公眾持股,那么ST新潮將因公眾持股不足25%,從而面臨被私有化退市的風險。

  不過,從當前的股價來看,金帝石油方對ST新潮的要約收購,或因二級市場股價過高而存在直接流產(chǎn)的可能。

  按照雙方的要約收購計劃,金帝石油將以3.10元/股的價格對ST新潮發(fā)起要約收購,收購總股本比例為20%。然而,伊泰B隨即祭出更高的3.40元/股收購價格,并將要約收購的總規(guī)模定在ST新潮總股本的51%。而這意味著,按照ST新潮68億總股本計算,金帝石油的收購總對價高達46.24億元,而伊泰B的收購對價高達117億元。

  海量的收購對壘背后,收購雙方的資金實力引發(fā)了投資者的關(guān)注。

  伊泰B為內(nèi)蒙古民營企業(yè),業(yè)務(wù)涉及煤炭生產(chǎn)、運輸、銷售,覆蓋鐵路運輸及煤化工領(lǐng)域,擁有10座直屬及控股煤礦,主產(chǎn)環(huán)保型動力煤,客戶包括火電、建材及化工企業(yè)。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總資產(chǎn)845.09億元,凈資產(chǎn)474.9億元;2021-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伊泰B凈利潤分別為86.43億、109.75億、77.28億和51.02億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金帝石油控股股東金帝控股總資產(chǎn)283.33億元,凈資產(chǎn)63.33億元;從營業(yè)情況來看,金帝控股2024年營收為71.82億元,凈利潤僅1.18億元。

  雖然雙方均有雄厚資產(chǎn),但金帝石油顯然略遜一籌。

  從收購計劃結(jié)構(gòu)來看,金帝石油計劃以75%自有資金和25%的銀行貸款支付要約對價,而伊泰B方面則將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雙方也均提交了交易保證金。

  伊泰B背后隱現(xiàn)與要約失敗方關(guān)聯(lián)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的匯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能集團”)旗下的北京匯能海投新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匯能海投”)也曾對ST新潮發(fā)起要約收購。但由于匯能集團彼時未能有效披露一致行動人,最終交易被終止。

  而此番伊泰B的要約收購,疑似又與匯能集團此前的要約收購不無關(guān)聯(lián)。

  資料顯示,匯能集團亦為內(nèi)蒙古煤炭企業(yè),與伊泰B一樣,其總部也位于鄂爾多斯市。

  同時,雙方在業(yè)務(wù)和投資上也有頻繁的合作。企查查數(shù)據(jù)顯示,伊泰B股匯能集團當前共同投資的標的包括大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新包神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準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和內(nèi)蒙古大地雄心影業(yè)有限公司。

  其中,大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伊泰B通過子公司持股63%,匯能集團持股11.44%。新包神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伊泰B持股15.14%,匯能集團持股5.05%。準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伊泰B持股10.59%,匯能集團持股3.59%。內(nèi)蒙古大地雄心影業(yè)有限公司中,雙方各持股20%。此外,包括雙方管理人員方面,兩者均在下屬被投企業(yè)中有較多交集。

  另據(jù)公開資料顯示,伊泰B主要股東之一內(nèi)蒙古滿世煤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亦與匯能集團存在較多交集,并共同設(shè)立了多個私募股權(quán)主體。

  截至4月25日收盤,ST新潮報3.14元/股,股價雖然已超過金帝石油的要約收購價格,但距離伊泰B價格仍然有約7%空間。

  有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場已經(jīng)接受了金帝石油存在“出局”的可能,但仍然對伊泰B是否能順利完成對ST新潮的要約收購存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