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交易之一始于情人節(jié)前后,由一封 “情書” 開啟。

  有線電視巨頭憲章通信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 Inc.)首席執(zhí)行官克里斯?溫弗瑞(Chris Winfrey)致信考克斯通信公司(Cox Communications Inc.)首席執(zhí)行官,提出一項提議:如果考克斯對兩家公司合并有任何興趣,現(xiàn)在正是行動的時機。他稱,時機終于成熟了。

  考克斯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曾孫、首席執(zhí)行官亞歷克斯?泰勒(Alex Taylor)花了大約一個月時間才作出回應。他的家族已擁有考克斯四代人,是該行業(yè)中運營時間最長的運營商,因此結束單一所有權不僅是價格問題 —— 還涉及 127 年的家族傳承。

  在與包括叔叔、前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肯尼迪(Jim Kennedy)在內(nèi)的家族成員討論后,泰勒決定展開談判,雙方迅速進入高強度協(xié)商階段。周五,雙方宣布達成交易,證實了彭博新聞社此前的報道:憲章和考克斯同意通過現(xiàn)金加股票交易合并,包括債務在內(nèi),考克斯估值約 345 億美元,合并后將成為美國最大的寬帶運營商。聲明稱,考克斯家族將成為合并后公司的最大股東。

  多位參與談判的知情人士(因討論私密細節(jié)要求匿名)透露了這場迅速達成的 “聯(lián)姻” 細節(jié),以及憲章最終如何說服考克斯考慮交易。

  憲章發(fā)言人拒絕置評,考克斯代表未提供評論。

  對憲章而言,這筆交易醞釀已久。84 歲的億萬富翁約翰?馬龍(John Malone)曾在 2018 年前擔任憲章董事,并通過控制自由寬帶公司(Liberty Broadband Corp.)對憲章施加影響。近十年來,他一直將考克斯列為理想收購目標,并多年來與前首席執(zhí)行官湯姆?拉特利奇(Tom Rutledge)和溫弗瑞多次嘗試接觸,但始終時機未到。

  直到去年 11 月,兩件事同時發(fā)生,為交易最終促成提供了動力。首先,正深入進行遺產(chǎn)規(guī)劃的馬龍同意將自由寬帶并入憲章,取消自由寬帶的同意權和董事席位,為引入新股東騰出空間。這也意味著考克斯不必與多方談判。

  同一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連任美國總統(tǒng)。憲章認為,與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時期相比 —— 許多人認為拜登政府的反壟斷官員無論交易優(yōu)劣都反對大型并購 —— 在特朗普執(zhí)政下,監(jiān)管機構可能更易批準這筆交易。

  自由寬帶代表拒絕置評。

  收購模板

  憲章已有吸納大型億萬富翁股東的成熟模式。2015 年,其同意從母公司 Advance/Newhouse 手中收購億萬富翁紐豪斯(Newhouse)家族旗下有線電視公司 Bright House Networks 的多數(shù)股權,以多種股票和現(xiàn)金支付。

  這一交易,加上最近的自由寬帶合并,為考克斯談判提供了模板。雙方采用了所謂的 “Up-C 結構”,允許像考克斯這樣的非公開公司上市,同時保留部分稅收優(yōu)惠。

  與此同時,Advance Newhouse 仍在憲章董事會擁有席位和部分同意權,因此向考克斯提供與長期合作伙伴截然不同的條件并不合理。憲章非執(zhí)行董事長埃里克?辛特霍夫(Eric Zinterhofer)負責讓紐豪斯家族接受與考克斯的交易,向他們保證考克斯加入后,現(xiàn)有合作模式不會改變。

  無法聯(lián)系到 Advance 代表置評。

  當憲章在幕后籌備時,考克斯也在思考未來。過去兩年,有線電視行業(yè)規(guī)模和業(yè)務范圍的優(yōu)勢愈發(fā)明顯:無線公司通過自有光纖產(chǎn)品吸引寬帶用戶,豐富的流媒體內(nèi)容促使消費者放棄有線電視。

  考克斯去年初聘請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顧問進行評估,包括審視公司在行業(yè)中的地位。

  溫弗瑞的信在麥肯錫完成評估數(shù)月后發(fā)出,時機恰到好處。在這封多頁信函中 —— 因發(fā)送時間和內(nèi)容,多位知情人士稱之為 “情書”—— 他稱贊了考克斯家族打造的企業(yè),并闡述了交易的戰(zhàn)略邏輯:合并后的規(guī)模將使雙方更具競爭力,能夠捆綁產(chǎn)品并更高效地投資基礎設施。

  在決定談判前,泰勒咨詢了考克斯總裁達拉斯?克萊門特(Dallas Clement)等內(nèi)部親信,并聘請外部顧問確定最佳路徑。公司還就是否接觸市場上其他潛在合并對象進行了討論,但最終決定與憲章單獨談判。

  每日溝通

  談判啟動后,泰勒和溫弗瑞幾乎保持持續(xù)溝通,每天互發(fā)短信、通電話。兩人已相識多年,希望盡可能將談判內(nèi)容控制在雙方范圍內(nèi),避免消息泄露。

  在考克斯內(nèi)部,這筆交易被稱為 “地平線計劃”(Project Horizon)。在憲章則被稱為 “卡博特計劃”(Project Cabot),以 15 世紀率領船隊抵達北美東海岸的意大利探險家約翰?卡博特(John Cabot)命名。

  與此同時,克萊門特召集考克斯的顧問團隊,制定了為期五周的盡職調(diào)查計劃,對憲章的運營計劃、戰(zhàn)略、資本結構和法律協(xié)議進行審查。顧問們飛往亞特蘭大,幫助泰勒和考克斯管理團隊準備談判,考克斯設定目標,計劃在 5 月初對憲章的條款清單作出正式回應。

  回應發(fā)出后,雙方在一周內(nèi)達成初步協(xié)議。

  談判能夠順利推進,部分原因在于參與各方早已彼此熟悉?;ㄆ旒瘓F(Citigroup Inc.)的丹?理查茲(Dan Richards)和克里斯蒂娜?莫爾(Christina Mohr)是憲章的顧問團隊成員,考克斯的銀行家則包括 Evercore 公司的愛德華多?梅斯特雷(Eduardo Mestre)和丹?門德洛(Dan Mendelow)、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的德里克?范贊特(Derek Van Zandt)和杰夫?霍根(Jeff Hogan),以及艾倫公司(Allen & Co.)的凱坦?梅塔(Ketan Mehta)和南希?佩雷茨曼(Nancy Peretsman)。

  梅斯特雷、理查茲、莫爾和范贊特都曾在花旗共事,梅塔與其中一些人也曾在同一家銀行任職。

  拜倫?特羅特(Byron Trott)的公司也擔任考克斯顧問,他在考克斯企業(yè)董事會任職十年,與考克斯家族相識多年。LionTree 公司的阿里耶?布爾科夫(Aryeh Bourkoff)和埃倫?斯坦茲勒(Ehren Stenzler)與憲章及馬龍關聯(lián)公司關系密切已有多年。

  圓滿收官

  主要討論圍繞估值、考克斯在合并后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現(xiàn)金、可轉換優(yōu)先股和普通股的分配比例展開。考克斯家族還希望在亞特蘭大保留業(yè)務存在,但將總部遷至該地并非必要條件。合并后的公司將命名為考克斯(Cox),總部設在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但在亞特蘭大仍有重要業(yè)務布局。

  上周,泰勒和溫弗瑞決定在周五上午前宣布交易,雙方同意沖刺至凌晨 7 點的最后期限。

  為確保交易前一晚各方進度一致,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律師(至少有一間辦公室靠深夜訂購的冰淇淋提神)約定每幾小時互通一次情況。若在任何時候遇到阻礙導致無法按時完成,他們將同意在周末繼續(xù)談判。

始于一封 “情書” 的 345 億美元大交易  第1張

  不過,僵局并未出現(xiàn),交易聲明在截止時間前約 10 分鐘發(fā)布。

  “對我個人和我的家族 —— 考克斯家族而言,最重要的是信任,” 泰勒在數(shù)小時后討論交易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認為這個組織和整個合作伙伴關系是誠信、信任、勤奮和長期承諾的強大組合,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