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整合加速,400億市值煤電央企電投能源站上關鍵節(jié)點  第1張

國家電投整合加速,400億市值煤電央企電投能源站上關鍵節(jié)點  第2張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佳佳 李未來 北京報道

  近期,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整合大戲再次上演。

  5月5日晚間,市值400億元煤電巨頭內蒙古電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電投能源”,002128.SZ)發(fā)布重磅消息,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國家電投通知,計劃以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白音華煤電有限公司(下稱“白音華煤電公司”)股權與電投能源進行資產重組。

  對于交易目的,電投能源并未詳細透露,僅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關精神”一筆帶過。

  國資國企專家周麗莎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白音華煤電公司與電投能源的業(yè)務較為接近,均涉及煤炭、煤電和鋁產能。此次重組將進一步鞏固電投能源在區(qū)域內的行業(yè)地位。通過整合白音華煤電的優(yōu)質資產,電投能源在煤炭、煤電和鋁等領域的市場份額有望得到提升,能夠優(yōu)化國有資本的配置,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實現(xiàn)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股票已停牌

  在本次資產重組交易中,電投能源擬通過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方式購買上述標的資產,同時,還將視具體情況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方案尚待進一步商討確定。由于上述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股票交易造成重大影響,經公司申請,其股票自2025年5月6日(星期二)開市時起停牌,停牌日期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按要求,公司預計在2025年5月20日前披露相關信息。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召開董事會審議并披露交易方案,公司股票最晚將于2025年5月20日開市起復牌并終止籌劃相關事項,同時披露停牌期間籌劃事項的主要工作、事項進展、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后續(xù)安排等事項,充分提示相關事項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并承諾自披露相關公告之日起至少1個月內不再籌劃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lián)交易事項。

  Wind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4月30日收盤,電投能源股價報17.85元/股,總市值達400.12億元。年內,公司股價累計下跌8.84%。

  回顧過往,國家電投旗下水電和核電資產的并購重組在資本市場曾掀起波瀾——去年10月18日,電投產融(000958.SZ)發(fā)布置入電投核能股權的并組預案出爐后,公司股票10月21日復牌后,便接連斬獲10個漲停板,股價實現(xiàn)翻倍。同月,遠達環(huán)保在(600292.SH)新增水電業(yè)務后,去年10月21日至31日期間,連收9個漲停板。

  這也讓市場對電投能源此次資產重組的后續(xù)表現(xiàn)充滿期待,其能否復制此前的資本傳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購買實控人旗下煤電資產

  根據(jù)公告披露,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為白音華煤電公司100%股權,該公司由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所以,本次涉及的交易對方正是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電投集團不僅100%控股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也是電投能源實際控制人,所以,根據(jù)《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此次交易構成關聯(lián)交易。

  目前,該交易仍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xié)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中,尚存在不確定性。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必要的內部決策程序并需經有權監(jiān)管機構批準后方可實施,能否實施以及通過審批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本次收購的核心標的,白音華煤電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約38.62億元,公司所屬行業(yè)主要為煤炭和電解鋁。

  國家電投集團官網(wǎng)顯示,白音華煤電公司旗下的露天礦——內蒙古錫林郭勒白音華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露天礦和內蒙古白音華蒙東露天煤業(yè)有限公司(下稱“二號礦”“三號礦”)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白音華化工園區(qū),兩礦煤炭地質儲量共計23.62億噸,其中二號礦9.97億噸,三號礦13.65億噸,是國家重點建設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也是國家能源重點發(fā)展地區(qū),更是國電投發(fā)展的重點區(qū)域和能源基地。

  據(jù)公開信息,白音華二號礦煤炭年生產量為1500萬噸,總產量的75%均銷往遼寧省、吉林省等東北地區(qū),以及內蒙古赤峰市、錫林浩特市等地。

  此外,其子公司白音華煤電鋁電公司成立于2016年,該子公司規(guī)劃總產能80萬噸高精鋁板帶、5臺35萬千瓦火電機組。目前,建設完成的一期項目產能40萬噸電解鋁,配套2臺35萬千瓦機組,總投資近80億元。項目的建成投產,徹底打通了內蒙古公司在錫盟白音華區(qū)域的“煤-電-鋁-鋁后”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鏈條。

  首季凈利下滑近兩成

  反觀電投能源,公司主要從事煤炭、鋁、火電及光伏風電新能源等業(yè)務。擁有霍林河礦區(qū)一號露天礦田和扎哈淖爾露天礦田的采礦權,現(xiàn)有煤炭核準產能4800萬噸。目前,公司是蒙東及大東北區(qū)域內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yè),煤炭供應能力占大東北地區(qū)整體產能的10%以上。

  在火電板塊,公司全資子公司通遼霍林河坑口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的2×600MW機組是東北電網(wǎng)直調火電廠主力調峰機組。

  此外,鋁業(yè)領域,其控股子公司內蒙古霍煤鴻駿鋁電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擁有年產86萬噸電解鋁生產線,多年來,霍煤鴻駿鋁電公司也打造了一條以劣質褐煤就地發(fā)電轉化為主、大比例消納新能源電力的“煤-新能源-電-鋁”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新范式,未來,扎鋁二期35萬噸綠電鋁項目建設投產后綠電占比達到79%。

  財報顯示,2024年,電投能源營業(yè)收入達298.59億元,同比增長11.23%;歸母凈利潤為53.42億元,同比增長17.15%。公司利潤總額達到69.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35%,完成計劃利潤的106.77%。對于利潤總額的增加,電投能源方面解釋稱,主要原因是煤炭、鋁產品銷售單價及銷量增加。

  2024年,公司實際銷售原煤4775.97萬噸,完成計劃銷量的99.5%;售電量完成109.92億千瓦時,完成年度計劃的89.15%;電解鋁銷量90.01萬噸,完成年度計劃的102.27%。

  收入方面,煤炭產品的銷售收入為105.85億元,占營業(yè)總收入的35.45%;電力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營業(yè)總收入的11.33%,電解鋁產品的銷售收入158.9億元,占營業(yè)總收入的53.22%。

  記者關注到,2025年,電投能源計劃銷售原煤4824.03萬噸;計劃銷售電量131.87億千瓦時;計劃電解鋁產量90萬噸。公司利潤預計完成76.5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9.23億元。

  不過,根據(jù)近期公司發(fā)布的2025年一季報,今年首季,電投能源業(yè)績承壓,公司增收不增利,營收75.37億元,同比增長2.63%;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19.82%,下滑至15.59億元。

  為進一步了解一季度公司業(yè)績下滑原因,以及與白音華煤電公司重組后對業(yè)績的影響,《華夏時報》記者致電電投能源董秘辦,但電話無人接聽。

  周麗莎對記者表示,“白音華煤電與電投能源業(yè)務較為接近,重組完成后,電投能源的業(yè)務規(guī)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提升公司在煤炭、火電及鋁電等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從而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對股價產生積極影響?!?/p>

  責任編輯:李未來 主編:張豫寧